盛东公司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堆场智能化管控及其预演系统(以下简称:智能堆场系统)自今年年初正式上线以来,在数月的实战运行中逐步完善,目前已成熟运作,成效显著,为洋山港区能力建设再添新的砝码,在传统码头向智慧型港口转型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作为传统码头,原先堆场作业流程和选位逻辑高度依赖人工经验,随着生产业务量的持续提升,堆场作业出现瓶颈,作业效率受到严重挑战。针对堆场瓶颈问题,虽然通过内部挖潜、与相邻的冠东公司采用“共享箱区”的作业模式得以缓解,但依然无法满足生产高效运营的需求,码头堆场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迫在眉睫。
去年8月,公司借助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力量,开始启动“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堆场智能化管控及其预演系统”项目,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,稳步推进系统开发。历经半年时间的开发,于今年3月成功上线。试运行期间,项目团队与各部门紧密配合,直面困难,敢作善为,在初期系统调试时,智能选位结果的反馈时间过长,每选一个箱位都要耗时12秒左右,远未达到理想目标。项目团队本着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精神,立即建立专项工作组,加强与供应商沟通交流,共同对每一个技术障碍进行严谨细致分析,最终锁定问题的症结,并经过多轮完善、迭代优化,如今选位时间已从最初的12秒大幅缩短至目前的1.7秒,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系统使用体验,也为生产效率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从规划到现实,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项目团队一路攻坚克难、砥砺前行,最终智能堆场系统顺利呈现。
智能堆场系统经过数月的实战检验,智能选位功能显著增强,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,对堆场作业效率有了质的提升。该系统通过算法的不断优化,在实际生产中,各类箱型的翻箱率实现明显下降,从试运行至11月底,初步统计累计节省轮胎吊能源及人工等运营成本约69万余元,减少了碳排放,实现经济效益与绿色效益的双重提升,充分展现了智能堆场在降本增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价值。同时,该系统在保障道口效率上也表现出色,相比于传统人工安排堆存计划的业务模式,智能堆场系统大幅降低了道口的失位情况,有效促进了道口作业效率与对外服务品质的提升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如今,盛东公司又马不停蹄着手规划集装箱码头智能场控调度系统的开发,旨在构建一个全场轮吊设备智能化、作业均衡化、调度动态化的全新管理体系,推动港口作业向更高层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迈进,朝着更加智能、绿色、高效的未来阔步前行。
您尚未登录,请登录后发布评论!